继5月份急剧增至195亿美元后,中国6月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至200.2亿美元。此前接受调查的12位经济学家预计,中国6月份贸易顺差缩小至146亿美元。
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CanadaY)经济学家Brian Jackson表示,中国再度公布强劲贸易顺差数据,而下周市场或将迎来巨额美国贸易逆差数据。两者的鲜明对比可能引发更多对中国政府的国际压力,要求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对全球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央行6月19日宣布,将结束人民币汇率实际盯住美元,但此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只累计上升了不到1%。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有助于降低中国出口的竞争优势,从而帮助缓解贸易失衡状况。
但一些经济学家表示,6月份中国出口高速增长是一次性的,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部分出口即将取消退税。美国银行/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经济学家Lu Ting预计,在税项调整影响消退后,未来数月中国出口增长将会放缓。
中国政府6月22日宣布,计划从7月15日起取消诸多高耗能商品的出口退税,其中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橡胶及制品以及银粉。经济学家们表示,从5月份就预见到政策变化的出口商纷纷在最后期限之前出口相关产品。
6月份钢铁出口较上月增长14%,至562万吨,较上年同期将近增长三倍。上年同期钢材出口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td.)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造成6月贸易顺差扩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进口增长急剧放缓,这是国内投资活动增长放缓导致的。
邢自强预计,未来数月进口增长放缓幅度会继续超过出口。
中国6月份总出口同比增长43.9%,增速较5月份的48.5%有所放缓;当月进口增长34.1%,增速同样慢于5月份的48.3%。出口和进口双双放缓至少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上年同期比较基数较高的影响。
经济学家此前预计6月出口增长40.0%,进口增长38.0%。
从海关数据来看,中国对欧元区出口并未受到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明显影响。6月份中国对欧盟出口从5月份的259亿美元增至272亿美元。 |